
前阵子有个系列的视频很火配资台平台官网,
“你可能不认识我,但是你一定听过我的歌。”
我刷到了初中时的偶像金海心发的版本,看得我热泪盈眶。
可翻翻评论区,最高赞的一个评论却是:“70、80是老了,不是死了,你别这样”
同一时间,我还刷到类似的帖子,“我看很多40多岁的人还在玩儿小红书,是什么原因?”
“有没有四十岁的阿姨或者叔叔打王者?”
这种帖子里高赞的回复也都是,80后只是老了,又不是死了......

每当看到这种帖子我都会乐半天,并转发给我身边无法认清现实,一把年纪还要穿JK裙,要去游乐园当在逃公主的老闺蜜。
你觉得自己风华正茂,可在真正年轻人的眼中,你已经是中登啦~
其实曾经我也是认知有误,我记得在澳门威尼斯人酒店,当时我都三十几岁了,因为回房间要穿过赌场,我还认真给人家门口保安看身份证件,保安大哥特无奈地给我一个走走走的手势,朋友都笑了,直呼大可不必!

她说我让她想到了一个日本阿姨便利店买酒的搞笑视频,一把年纪了必须让店员确认自己年满二十一。

这种不由自主地装嫩行为还挺普遍的,也许是心理成熟得晚,也许是一种不想面对衰老的自我保护机制吧。
一些朋友总跟我感叹,人啊一过了三十岁,真的会常常忘记了自己的年龄!
尽管内心总觉得自己是小女孩,不过年龄摆在那儿了,我们80后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中登了!
何为中登,大概就是对中年人的戏谑的称呼吧,不够老又不算年轻,可能还带有一些年轻人看不惯的臭毛病,比如爱指点江山,我觉得我就挺符合的,正好今天以我和我身边人的例子聊一聊,中登的现状和困惑。
都说四十不惑,在四十的这个人生边上,困惑还是很多很多的。
首先,对身体机能极速下降的困惑。

身体确实没有以前好了,以前总说4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。但我完全没感觉,我觉得身体上自己比年轻人不足,比年长的人也不行,两年前去探望我年近八十的老师时,老师精神矍铄,健步如飞,下楼梯时,我紧张地说老师您小心,结果脚下拌蒜差点摔着的是我自己。。。
同学单位组织体检,他和我说,他二十岁的小同事体检报告就一页,而他的要好几篇,打开体检报告时偷偷摸摸如做贼,提心吊胆地打开,紧锁眉头地阅读,然后就开始疯狂百度。。。我觉得那场面非常写实。

我有很多朋友年近四十的时候纷纷开始长跑,开始养生,痴迷于此,一方面肯定是体会到了锻炼带来的好处,但也肯定是发现精力确实不济了。
我现在还能想起自己的大学时代,熬夜去钱柜唱歌以后第二天还能上早八的课。当时并没有觉得多疲惫,反而觉得好像偷到了额外的时光。
如果可能,我当然想永远20岁,那时我每天有很多快乐的事要忙,精力充沛,对未来充满希望。

年近四十的人,即使依然精力充沛,心态积极,但要维持这种状态本身就需要自律,坚持和基因的眷顾。
其次,走到四十岁这个年龄,同龄人会有很大的分化,生活节奏很不同。一部分人会变得很少有社交,很少和人有联系,大白话说就是,没什么人找你,你也不想联系谁。
拜大数据所赐,下面这种文案我曾经一天刷到不下十次。

我经常说,我的高中同学在做财经博主,在做金融精英,我的大学同学在纳斯达克敲钟,而我,在和偷小区猫窝水碗的贼斗智斗勇,生活在鸡零狗碎中。

大家的生活状态逐渐不同,如果不是掌握着很多资源,工作需要接触很多人的话,社交圈子就容易变得固定和单一。
但除去客观因素,自我选择也很重要。
我有个同学在国企里做财务的,不需要出差,她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,懒得去接触朋友,懒得去社交,除去上班,她就在家追剧,学做甜点,练习瑜伽,逗逗猫。
她很享受这样精简的生活,不用和太多人social,也不想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。
而那些有孩子的朋友,社交基本大都是围绕着孩子进行,几个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出行,去哪儿基本都听孩子的。
也许有人会觉得是我的圈子不行,想自证很多80后依然有着丰富的社交生活,依然爱热闹,被很多人需要,被很多人围绕,新交故知一呼百应。
可能是我见识短,但在给社交生活做减法的中年人不在少数,他们愿意守着自己的小圈子,懒得去应对太多人,懒得去结交新朋友。世界这么大,我有点不想看了。
甚至早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了。
就像我,现在就算误入了人均太贵的餐厅,我都能做到看完菜单后淡定地起身离开。一方面是自己对外界看法免疫,一个是清楚地知道在很多事情上0人care我。
我的人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观众。

第三,心态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切换,反复横跳。
或许是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,一切如梦幻泡影,既然一切终必成空,难免会丢失一些心气儿。
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。
我有个年轻时很爱玩的朋友说,现在他连搞外遇的心思都没有了,不是他道德多高尚,主要是怕麻烦。生活让他疲惫,不工作的时候,只想安静休息,手机都不想看,更别提和妹子聊骚了。

毕竟人到四十,似乎爱过的一切都在远去。年少时暗恋过的人不再可爱不再勇敢不再清爽,年少时爱过的偶像已纷纷老去,甚至离开,年少时相信或者习惯的观念已变得老土和过时。。。
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心态,依然有不少人到中年依旧兴致勃勃,愿意主动做出改变,改变生活轨迹的朋友。
我有个朋友就想拼命抓住一切新鲜事物,认真学习互联网热梗热词,生怕被时代落下,AI爆火起来的时候,他开个会动不动就要下属Deepseak一下,彰显他跟得上时代。
我还有个老同学,40岁辞了职去美国读研,去适应新的环境,建立新的人际关系,这种勇气和行动力是我佩服的。
我想对八零后来说,四十岁正是另一个人生分水岭,心态积极的会迎来二次转身,让人生更加开阔。清心寡欲的咱就好好锻炼身体,不管是为了家人,还是为了小猫小狗,要撑住,坚持住。

这又让我不禁想起,最近我去看了两场苏慧伦在livehouse的演出,听到学生时代最爱的《鸭子》、《柠檬树》、《傻瓜》时,我又哭了。
女神应该是为了更贴近歌迷,选择了无座位的livehouse,但对于许多40+的粉丝来说,全程站两个小时,确实有点吃不消。

你在现场会看到鬓角有点发白,仿佛刚做完PPT的中年人背着电脑包,举着手机大喊偶像的名字,一会儿又忍不住揉揉腰,靠在最边上的墙上缓一会儿。
我听见旁边一个带着娃来看苏慧伦的妈妈笑着说,再坚持一首歌,咱们就去后面买喝的休息。
我觉得这就是很多80后中登的现状写照,有热爱有疲惫有挣扎有释然,但无论怎样,得坚持住,留在牌桌上,不管是什么牌桌吧,反正得挺住。


【配图源自网络】
欢迎都来听听我们这期播客
《80后的人生真的完了吗?》
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